普惠金融国际学术会议系列四|杜晓山:普惠金融,任重而道远!


导语:2019年6月19日,普惠金融国际学术会议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来自全国的四十多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高校及政府单位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围绕“普惠金融”就理论、产业、市场、科技等各方面展开建设性地对话和探讨。本次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法兰克福财经管理大学和上海农商银行联合主办,上海国际银行金融专修学院和德勤中国联合承办。


16204339.jpg

杜晓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曾分别在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工作;

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和副处长、处长、所长助理、副局级学术秘书、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党委书记兼副所长;

主要社会兼职:中国社科院老专家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政府扶贫开发工作顾问;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中国村镇银行论坛组委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贫困问题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原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小额信贷和普惠金融、扶贫、农村金融




以下为杜晓山教授现场演讲实录:

 

刚才那些专家们讲了,他们讲的部分(内容)与我(接下来讲的)相关。我将重点讲农村。我是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又是搞小额信贷,都是帮助弱势。

 

我想在座有来自于中西部地区的农商行或者农信社。但多数还是上海或者是发达地区的。我不知道你们对中国的农村到底了解不了解。老实说中国的农村,包括刚才那么多的专家谈数字金融、数字普惠金融,我很赞成。我们的数字普惠金融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但是从普惠金融的整体说,我认为任重道远。

 

实际上,农村的和刚才大家提到的城市的弱势群体这些人,我们普惠金融数字鸿沟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呢?现在很难判断。我既看到了数字普惠金融在飞速的发展,可能某种程度上在缩小,但我认为很难说它真的就在缩小。因为我看到太多的边缘的群体,他们根本接触不到,或者是离得越来越远。虽然也在往前一步一步往前走,但他们和我们快速上行的距离——上海、北京、广东、深圳等等的人们差的太远了。你们去过西部吗?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你们去过吗?所以我提的问题可能和大家认识的不完全一样。我现在需要让大家更多的关注,更多地关注公平、关注效率——这两方面的平衡。中西部的农村和上海的农村,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由于时间关系,接下来,我简单地说说。

 

第一个问题,普惠金融的基本特征、挑战、层次在座的肯定都已经了解了,我就不谈了。

 

我想从普惠金融的角度来讨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务实策略。这是PPT中的第二个问题。乡村振兴,这是目前中央和国务院对中国一直到2050年、也就是第二个100年提出的一个根本目标。现在只是一个框架,到2035年的时候要基本实现,到2050年的时候要完全实现。乡村振兴就是五个方面的要求:产业兴旺,原来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叫做产业发展,现在把它改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原来是村容整洁,比生态宜居差远了;乡风文明没有变;治理有效,原来是叫做管理民主,这个治理有效就更全面,就是讲他的有效性,讲它的结果是什么,而不是光是一个民主的问题,民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生活富裕,原来的提法叫做生活宽裕,现在要求是生活富裕。实际上就是四化统一,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刚才顾老师提到的农业现代化问题,最难的就是农业现代化,怎么和那三化统一起来。如果城市发展、农村凋敝,这就是问题了。现在在某些地方是存在着这个问题。但是中央提出要强调的是乡村振兴战略。

 

再往下是五部委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里面主要提出了——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组织体系、产品体系,促进农村金融资源的回流。这些话都是有针对性。我们现在银行的存款多是农村往城里跑,都往发达地区跑。现在虽然扶贫资金几千个亿往下投,但是从银行存款流出来的却是从农村往城里流,从中西部往东部流,就倒过来了。这些矛盾怎么办?这些事都应该研究的问题。

 

咱们再想往下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到了几位专家也提到了,抵押品的问题、内部管理机制的问题、新技术的推广、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等等,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增强农村地区金融资源承载力和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大家看一下,今年的一号文件要求是:打通金融服务三农的各个环节,建立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普惠性涉农贷款增速总体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逐步回归本源,为本地的三农服务。在座的主要是中小银行,就这一块,怎么能够回归本源——就是差异化的服务、立足本地的定位和你的市场定位。一个是地域的定位,一个是市场服务对象的定位,然后来突出你的特长。同时非常重要的是要制定三农事业部考核激励机制,用好差别化的准备金率、差异化的监管政策,加快做大保险规模等等,担保等等这些。

 

关于扶贫这一块是中央规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三大攻坚战一个就是防范风险。实际上防范风险是全方位的,但是重点突出了金融风险。所以防金融风险的问题是一,第二就是我们的处于脱贫攻坚最关键阶段,是第二个攻坚战。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金融怎么能够解决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在2020年的摘帽、绝对贫困的解决,就比国际上要提前十年到15年。金融要建立多样化、差异化、综合性、整体性、协调性,同时要让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更好地协调协作互补健全组织组织体系。

 

那么现在我们服务的怎么样呢?现在应该说虽然中央这么强调,它是有针对性的,我们确实是比前几年的改进。但是我们就从这个数字看,我们比过去在弱化。这个数字我不一一念,2018年的数字,是涉农的、或者是扶持三农的增长率远低于其他总体的贷款的增长率。另外,今年的审计署前几天发布的2019年一号文件指出,我国七个省区的部分的地方金融机构,主要是农商行、农信社、农合行。农信社系统一共全国有2000多个,几乎占全国银行业机构的百分之50。有七个省的部分的这些银行存在着不良贷款率高,拨备覆盖率低,资本充足率低,而且是掩盖不良资产等问题。审计署点了不少银行的名,主要是中西部地区,问题比较大。

 

我们现在就看农村的中小金融机构,那么它们实际上是支农的主力军。农信社系统的县域金融机构,要坚持服务县域,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村镇银行要强化支农支小战略定力向乡镇延伸服务视角。大家看城市现在是收缩网点,用金融科技的技术这种办法来解决普惠金融数字的问题,效果也还是不错。具体说在北京在上海,对吧?大家都可以自己亲身感受到。但是中央强调什么?大家看,在县域要怎么样?县域是银行网点数量不能减,网点不能减,总的数量一定要稳定,而且要支农支小。

 

现在根据中农办的同志他们的统计,认为在农村,由于特惠金融,中央投了几千个亿给建档立卡户——530模式,就是5万块钱贷款,三年的期限和零利率。这是为了解决脱贫攻坚所需要的,但这不是普惠金融了,这是特惠金融。这个好像问题解决了,但是如果特惠金融没有了,2020年以后怎么办?这个问题还没有提出来,另外高端的农村的客户问题也不大,比如新型经营主体、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获贷相对也比较容易。但是问题大的就是在非建档立卡户,跟建档立卡户相差不远、或者刚脱贫、或者是中等及以下的农户的贷款难、贷款贵和其他金融服务形式服务不足,仍然是全国性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主要矛盾。当然各地方的情况不完全一样,这是从全国层面来看。

 

所以我们看普惠金融,我老是想,甭管是数字普惠金融较先进、但是谈普惠金融,我们到底怎么判断普惠金融总体上属于是什么阶段?我个人的判断、我比较的保守,我认为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数字普惠金融在全世界是领先的,但是别的方面不领先。我们说银行农民的账户不少。那是什么?那是政府给他补贴,让他有一个存款账户。如果没有那一个,那些穷人有什么账户?没什么账户。那贷款更甭谈,存款也很有限。就是政府给他的补贴,他有了个银行卡、有了帐户。所以我们有时候老说我们账户也挺多的,在跟全世界相比。我认为这里面有很多值得具体分析的问题。

 

再往下,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应是涉农为主,把防范涉农贷款风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最近银保监会出了一个文件专门提到了几个维度的考核——监管和评估以及奖惩的机制,提出了15个指标。15个指标里面,我想来讲一讲其中有的是什么呢?里面提到要考核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普惠型农户贷款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这两个指标,我当时看到时,包括现在我都有点疑惑。一个叫做普惠型,一个就叫做涉农和小微企业增速。这两个到底什么意思?难道小微企业和涉农还有一个普惠和非普惠吗?所以我觉得这很奇怪。

 

于是我问了一下,我也问过央行和银监会的某些同志,他们说这叫全口径,前面不谈普惠型的,叫全口径。我说全口径是什么含义?全口径,就是工信部对小微企业,不同的行业,主要是两个意思,一个是年营业额或拥有的资产,一个是你雇佣的员工。我说贷款,普惠型原来单笔贷款是500万元以下,去年提高到1000万,我说你全口径是什么含义?他说我全口径没有上限。我就质疑了,全口径没有上限,你也说是小微。这说得过去吗?什么叫小微?什么叫涉农?现在我们有些学者说,现在我给你看看他怎么说的,他说我们现在把许多高速公路、电厂装在涉农和三农的统计数据,这是一个说法。第二个,我们把扶贫搬迁和基础设施等大中型项目建设装在精准扶贫的贷款里。这是不是骗中央的?这是什么统计?你这个全口径是什么意思?全口径去年是33万亿,有人说40万亿元。而普惠金融是9万亿。9万亿和33万亿差多少?实际上33万亿就是骗中央。普惠的这个才叫真正的小微企业贷款。我不客气的说,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永远是说是拥护中央的政策,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甚至是弄虚作假,这我是非常不赞成。这些问题都是要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当然,现在中央出台了很多政策要支持小微,城商行、包括大行刚才因为时间没有说。最近银保监会的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在陆家嘴的论坛上表示,监管部门要求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原则是一定要建立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不能搞运动式、不能搞政策的、不能搞慈善的普惠金融,一定要解决成本和风险对称的问题,所以要支持商业银行按照利率覆盖风险的原则进行合理定价。如果一味的就说是,我现在降到了年化百分之四点几。那四点几对中小银行放小微能行吗?是吧?你根本覆盖不了成本。如果现在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将来过一两年,你会产生多少不良?产生多少问题?所以有好多问题,我们怎么正确的分析和理解,而且要妥善的可持续的解决和真正落实中央的要求,有很多工作,我觉得不是说说而已就能解决的事。当然是要引导商业银行降低利率,但是不可以让商业银行做亏本生意。这点还是要强调的。

 

第三个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讲了。最后一个,怎么能够支持合作型金融这类社会企业类金融,就是说我们不能光只发展商业金融来解决小微、三农、弱势群体贷款难、金融服务难的问题。一定要出现像尤努斯这样一批乡村或者格莱珉银行这样的社会企业家,他们的追求是——不是我银行利润的最大化,而是要享受应该得到的合理的报酬,但是我是希望全社会跟我一样,尤其是穷人,能和我一样过好的生活,我要为他们服务——这种理念在我们的商业银行家里能不能够也出现?那么,我们从政策法规上也能不能解决这些公益性小贷和合作金融、也就是社会企业类的,在普惠金融里作为一只重要的组织力量。这些方面,社会企业类的金融机构他们会自觉自愿的去帮助那些刚刚脱贫或者还没有脱贫的农户,而不需要你政府又给补贴,又给这个担保又给备付金。一年就是各级财政拿出来的钱,十几个亿做补贴,这样能够可持续吗?


时间关系,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